鄂维南院士获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首届林家翘奖
2025年10月27日,第十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 2025)正式揭晓了各项大奖的获奖名单。ICCM首届林家翘奖由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教授获得。
林家翘奖于2025年ICCM大会首次颁发,与陈省身奖、华罗庚奖并列为ICCM三大奖项。该奖项为纪念被誉为“应用数学之父”、在力学和数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林家翘教授而设立的,旨在表彰在应用数学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华裔数学家。

鄂维南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同时担任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及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他也是美国数学会(AMS)、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SIAM)、英国物理学会(IOP)等多个学会的会士。
鄂维南教授长期致力于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机器学习与多尺度建模等领域的研究,并在化学、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等方向实现广泛交叉应用。他将人工智能方法引入科学计算领域,推动了“AI for Science”研究范式的形成,被誉为“用数学重新定义科学计算的先行者”。
鄂维南教授的科研影响跨越数学、计算机与自然科学多个领域。他曾在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22)作一小时大会报告,在国际机器学习大会(ICML 2022)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ICIAM 2007)作主题报告,并多次应邀在美国物理学会、化学学会等国际会议上发言。他获得的荣誉包括:冯康科学计算奖、ICIAM Collatz奖、SIAM Kleinman奖、SIAM von Karman奖、SIAM-ETH Peter Henrici奖、ACM Gordon Bell奖、ICIAM Maxwell奖及CSIAM苏步青奖等,充分印证了其在国际学界的广泛认可与卓越贡献。
林家翘奖:承前启后的时代奖项
“林家翘奖”的设立,象征着中国数学界对应用数学与交叉科学的高度重视。奖项以纪念著名数学家、流体力学与应用数学奠基人林家翘教授,旨在表彰在数学与物理、工程、人工智能等交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华人数学家。
这一奖项的设立,是对前辈科学家学术精神的传承,亦是对当代应用数学发展的期许。从林家翘先生在经典力学中的奠基性研究,到鄂维南教授在人工智能与科学计算融合领域的开拓,两代科学家以不同方式诠释了数学如何服务自然规律、赋能科学发现的核心价值。
随着中国数学研究水平的持续提升与AI for Science时代的到来,林家翘奖不仅将激励更多青年学者投身交叉研究与前沿探索,也预示着数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新使命——以应用为根、以智能为翼,让数学之树在更广阔的科学土壤中结出丰硕成果。
转自:北京大数据研究院BIBDR微信公众号